議程
14:00-14:05 活動介紹
14:05-15:45 焦點座談
- 主持人-梁理旋 副執行長(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 與談人-
- 孫弘岳 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系)-線上出席
- 馬靜如 主持律師(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
- 薛承泰 退休教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線上出席
- 魏聰哲 副研究員/客座研究員(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所、
日本立命館大學國際地域研究所))-線上出席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15:45-16:00 現場問答
會議記錄
台灣網路講堂於8月23日(三)舉辦「人工智慧將如何改變未來工作?」座談會,由NII產業發展協進會副執行長梁理旋主持,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系孫弘岳教授、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馬靜如主持律師、台灣大學社會學系薛承泰退休教授,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所魏聰哲副研究員,共同探討AI科技改變勞動及對勞工公平性產生的衝擊等相關議題。
孫弘岳教授分享幾個學術機構近期的研究資料,首先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指出ChatGPT對於基層白領的工時效率或品質提升最為明顯,但包括ChatGPT在內的人工智慧技術很有可能將取代白領勞工的任務,將有可能會降低雇主的人力需求。不過,對於藍領階級的影響相對較小;Open AI實驗室以及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認為有80%的工作者,其工作內容會受到AI影響,其中受AI影響最深之工作類型包括翻譯、文字工作、數據分析、會計、文書行政工作、創作、記者或軟體工程師等。此外,AI恐將減少許多高薪白領工作機會,高學歷職缺尤其危險;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預測,受到AI衝擊最大的工作為文書及行政工作,AI雖有助於自動化工作且提升效率,但也代表職務的不確定性增加。AI將逐漸重塑工作方法與內容,也意味著未來熟練操作AI將成為必備技能,若入門級員工有了AI輔助,亦可以輕鬆執行高階專業任務,考量到成本及效益,企業未來恐傾向使用AI取代中高階專案職位;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報告指出,2030年前,美國勞動市場將因AI帶來重大變革,大約30%的工作,包括後勤、客服、銷售等,將被AI與自動化系統取代,文書、零售等低薪職位將減少60萬個以上,這些工作極有可能由AI代替,使轉職機會減少。不過,高薪知識型人才仍然可能受到影響,生成式AI將在客戶管理、行銷、軟體工程等領域發揮潛力,高學歷者將面臨更大挑戰。
馬靜如律師認為,AI將重塑整體社會與產業生態系統,包含技術、媒體、法律、研究、財務等工作皆可能受到衝擊,尤其涉及單純的資料蒐集、整理與產出之工作,遭AI取代的可能性會大幅提高。AI受益者可能主要集中在技術精英和資本擁有者之間,這可能導致收入差距的擴大,並增加低技能勞動者和弱勢群體面臨的社會和經濟風險。而AI科技衝擊勞工可能產生法律爭議的情境包括:老闆使用AI預測員工離職或違規傾向、生物辨識與監控員工健康、遠端遙控、使用AI評估KPI與員工績效等情境,以上情境在受雇者很難拒絕的前提下,建議未來勞動法應建立外部機制,避免AI工具的濫用。她也特別提醒,依目前最高法院對勞動基準法的解釋,若AI能取代某員工工作(符合業務性質變更之資遣理由),企業是可以合法進行資遣的。馬律師認為企業應用AI是有必要進行規管,例如跨國企業用於徵才面試的AI演算法,可能包含人為偏見與歧視,建議可透過「察覺並糾正」以及「適度揭露」等方式來消弭AI偏見,馬律師也提醒國內企業若想導入AI工具應慎重,避免AI工具的人為偏見而違反就業服務法。目前AI已廣泛運用於交通、就業、司法、公共服務等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對於人們影響具有高風險,確實有監管的必要,馬律師以美國人工智慧權利法案藍圖及歐盟人工智慧法為例,進一步建議我國可建立的規範機制包含網路安全、物聯網(IoT)資訊安全及執法團隊的密切合作、數位採證之普及、成立獨立專責機構研究相關議題以及建立持續討論之機制。最後馬律師也建議未來新鮮人,AI 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但會取代不會使用 AI 的人,擁有終生學習的習慣和紀律,才能在未來市場具有競爭力。而現今的 AI 對於思考、策略尚無著力點,社交性越強的工作仍無法被AI取代。
薛承泰教授的分享重點著眼於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他認為在AI的衝擊之下,「工作」的定義勢必會大幅改變。他首先引用《人工智慧來了》(李開復、王詠剛著)一書說明,若將人類6千年歷史發展濃縮為一天,AI技術出現在一天結束前的最後10秒,而生成式AI則是出現在最後五秒,他相信這最後5秒將對人類社會帶來兩極且巨大的影響––走向滅絕或迎向新未來。薛教授接著以社會學角度分析AI,說明此項技術具有三項特質,包括:資料儲存超越人類記憶、演算速度超越人類智力,以及自我學習超越人類惰性。人類對AI的期待則是希望可作為助理、寵物、管家等職,能夠有效率的完成工作而無負面情緒及反抗行為。薛教授進一步分析,AI技術在短期(未來20年)所帶來的衝擊,包含使電子通訊載具與交通工具的型態日新月異;顛覆目前學習方式,甚至能取代大學教授的寫作與思考;AI技術的強大分析能力可能使研討會不再必要;衝擊政府、銀行、企業等重要社會組織,導致其泡沫化,且家庭功能亦將受到挑戰。薛教授也提醒,在20年以後的未來,人類也許將開始擔心,AI未來若有了靈魂和自我意識,人類恐面臨滅絕危機。
魏聰哲博士則從經濟及產業面來分析,他肯定AI確實已經開始改變人類工作,AI的輔助增加了工作效益,現階段所帶來的效益大多是正面發展。魏博士接著梳理AI發展脈絡,AI科技從1960年代發展迄今,其技術發展從起初單純接收人類指令的輔助工具到作為協助專業決策的專家知識庫;到了2010年代AI開始模仿人類行為,現今甚至與人類合作進行創造,其想像力已經超越人類。據目前所見,AI與機器人已開始協助從事重型勞動、照護工作者等辛苦且容易受傷的職業,在現今高齡化社會且勞動力逐漸下降的趨勢下,AI在勞動工作與健康照護的輔助,有助於維護社會安定與經濟成長。AI科技的導入運用對於產業而言,可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勞工作業負擔過重以及效率低落等相關問題,具有正面影響,但同時恐造成短期內失業人口增加。魏博士認為,AI科技新進展將帶來產業人才轉型契機,而人才轉型需要時間與陣痛期,AI導致的產業結構重整,勢必帶來勞動市場上短期失業人口增加的現象,不過經過一段期間之後,大部分勞動人口將逐步調適,使自己成為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人才樣貌,大量失業的社會問題將有所緩解。他也建議企業應提前進行人才轉型布局,企業積極導入AI科技使用之後,若沒有相應的人才轉型作法,則可能造成組織內部頂尖研發人才外流、中堅管理人才低薪化乃至於第一線作業人才失業之問題,但如能同時推動人才轉型配套政策,則能逐步達成人才創造能力與薪資共同提升之組織成長願景,並縮短就業市場因AI影響造成的負面影響時間。魏博士最後總結AI科技新發展將會導致低薪化、失業率提升的問題,但透過培養人才應用AI的能力以及完善人與AI協作的環境,期能將重複性與重勞動型的工作交由AI執行,核心的策略工作則由人類負責,也能提升人員工作的附加價值。
簡報下載**簡報下載 <經講者同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