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020

DNS-over-HTTPS and Internet Governance: how did a privacy protection tool become a Internt villan.

活動資訊 日期:2020年7月2日(四)下午14:00-16:00 專題報告 : DNS over Https 的治理課題 杜貞儀 博士後研究 ( 國防安全研究院 網路作戰與資訊安全研究所) 專家座談: 主持人:黃勝雄 董事長(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與談人:杜貞儀 博士後研究(國防安全研究院)、林方傑 工程師(中華電信HiNet DNS小組)

閱讀更多 »

COVID-19 and digital governance: the line between privacy protection and fighting disinformation

活動資訊 日期:2020年6月2日(二)下午14:00-16:00 科技防疫與隱私保護的界線 李崇僖 所長(臺北醫學大學 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所) 為什麼網路上的新冠病毒假新聞源源不絶? 羅元祺 編輯(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評論組) 專題演講1:科技防疫與隱私保護 李崇僖所長的演講主義探討我國在防疫期間,個資揭露的公眾利益與個人隱私平衡課題。他首先肯定本次會議的辦理,認為臺灣當前在控制疫情有成的後疫情時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探討新冠肺炎與數位治理、隱私保護等重要議題。 李所長開場先舉出防疫期間出現有關限制人權的行為,包括隔離措施、入境管制、封城、蒐集受感染者的足跡、限制如口罩等物資在市場中的流通等。他進一步解釋隱私保護的理論,提到歐盟和美國各自對隱私保護的不同立場,其中歐盟以個人資料自主權為法理,亦即個資的蒐集、處理與利用要經過當事人同意才能實施,只有在具備法律依據或有公共重大利益等例外情形時,才可未經當事人同意而蒐集、處理與利用個資。美國則是以隱私保護為法理,隱私權的界線在於社會對隱私的合理期待。 講者進一步提到,在疫情發展之際,社會大眾會因為恐懼病毒的傳播而降低對隱私的期待,也會因此同意政府蒐集更多包括隱私在內的資訊來保護公眾。從隱私保護法理來看,倘若是美國理論,隱私揭露也因為是民眾合理的期待,而被允許;但是從歐陸體系觀點,重點則是蒐集、處理與利用個人資料是否有授權,或者符合重大公共利益。至於要如何界定重大公共利益,也是可能會造成爭議。此外,當法律允許過度蒐集與暴露個資,會導致疑似感然者隱瞞病情,反而造成防疫破口,對公共衛生造成危害。李所長認為,隱私保護對於公共衛生的維護很關鍵,他以愛滋病患身分的保密為例,在保密與保護前提下,才有可能讓病患安心就診,也避免傳染病的擴散。 科技防疫取得個人資料的法源依據 臺灣在SARS階段已學習並形成一套防疫體系,但當時與當今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現在的手機普及率遠高於當時,而手機也成為防疫重大工具。臺灣能漂亮贏得此役,原因很多,包括像是臺灣人對於對岸疫情訊息的敏感度高,方能提早針對可能的疫情爆發採取行動;另外就是資訊的流通與透明等。但是科技不全然都是有助於防疫的,像是假訊息的散佈就是個明顯有害於疫情的科技應用。此外,科技防疫也可能產生新的人權問題,也因此個資保護與公益之間需要取得平衡。 防疫的有效與否,關鍵在於資訊蒐集的能力。傳染病防治法中有關通報流程、疫情調查方式,疫情監視、預警及防疫資源系統等規定,即是在蒐集資訊;李所長認為,資訊是最重要防疫物資,也是防疫決策最重要根據,當資料蒐集得當,即可達到精準防疫目標。但即便資訊是重要物資,多多並不益善,必要範圍內蒐集利用,才不會造成社會不信任、民眾刻意隱匿的結果。他也強調,在緊急狀態對於隱私的規範應寬鬆,而在非緊急狀態隊資料蒐集的規範就要越嚴格,而臺灣現在應是屬於非緊急狀態。

閱讀更多 »

When machines can recognize your face: facial recognition and the humanright concerns

活動資訊 日期:2020年5月29日(五)下午19:00-21:30 引言報告 :人臉辨識概況介紹(何明諠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專家座談: 主持人:邱文聰 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與談人:林昕璇 博士後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周宇修 會長(台灣人權促進會)、蔡志順 (「智能科學」社團管理員/版主)、翁逸泓 副教授(世新大學法律學院) 何明諠:歐美與台灣人臉辨識使用近況 在開場引言中,何明諠簡要介紹了美國、歐盟、以及台灣三地在人臉辨識上的使用情形及公民社會的聲音。他首先以美國為例指出,美國在2018-2019年起興起了一波反對人臉辨識技術的聲浪,起因於Amazon將其人臉辨識技術販售給政府,加之有高錯誤率,導致監控及歧視的反對聲浪蜂擁而起。也使得到目前為止,舊金山等城市已禁止執法機關使用人臉辨識。 而在歐盟,2020年二月,媒體取得一份外洩的文件,指出歐盟警方打算在跨國交換生物資料的計畫中,新增人臉辨識資料,用以打擊犯罪。差不多時間點上,歐盟則開始傳出在研擬禁用人臉辨識技術五年。雖然政策最終無疾而終。 何明諠也表示,台灣其實也早已悄悄在社會中安插了人臉辨識技術的使用。何明諠以警察使用的M-Police系統為例指出, 台灣警方使用的M-Police系統中早已建有「照片比對系統」,每年約會被查詢20萬次。而在警察機關之外,大量教育場所也在近年來紛紛引入人臉辨識技術,因此2019年,台權會也曾要求教育部,應調查校園使用人臉辨識現況,並訂定相關規範。此外,桃園機場或未來的數位身分證都可能會引入相關技術。 蔡志順:機器如何讀出人臉?以深度學習技術為基礎的人臉辨識。 人臉辨識技術的範疇與應用廣泛,蔡志順為大家深入淺出奠基於深度學習技術的人臉辨識。

閱讀更多 »

Who’s eavesdropping? How do we choose between convenience and privacy/security when it comes to smart home assistant 

活動資訊 日期:2020年3月25日(三)下午14:00-16:00 引言報告 – 智慧音箱的便利生活與安全隱私之戰 曾更瑩 律師 專家座談 主持人:王俊凱執行長(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與談人:白明憲 特聘教授(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林俊秀 組長(經濟部工業局)、曾更瑩 律師(理律法律事務所)、楊千旻 法務協理 (台灣微軟股份有限公司公共暨法律事務部 )、蘇思漢 簡任技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基礎設施與資通安全處) 引言報告 主講者:理律法律事務所

閱讀更多 »

Understanding IGF2019: Is the Internet fragmented?

活動資訊 日期:2020年2月25日(二)下午14:00-16:00 引言報告 – IGF 2019 有關網路分裂之探討重點 專家座談 主持人:吳國維 顧問(NII產業發展協進會) 與談人:黃勝雄 董事長(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詹婷怡 副理事長(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沈信雄科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引言報告:IGF 2019 有關網路分裂的探討 本場會議首先由NII產業發展協進會梁理旋副執行長以「IGF 2019 有關網路分裂的探討」為題,做引言報告。她表示,IGF 2019的核心議題就是網路分裂,從大會主題訂為「一個世界,一個網路,一個願景」、開幕典禮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閱讀更多 »